中能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时政热点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热点

推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发布日期:2024-05-15 信息来源:集团新闻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当前,低空经济开拓了哪些应用领域?如何进一步释放低空经济的发展潜能?

  低空经济所涵盖的航空器多种多样,既有传统通用航空业态,也包括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服务方式,其应用场景正加速拓展,融入各行各业。中能建集团及航投公司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以产业资本推动产业发展,充分运用战略投资等手段,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投资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平台及生态圈,打造低空经济新业态。

  低空+文旅,广受欢迎。

  中能建上海罗泾乡村飞行营地示范区,位于宝山区罗泾镇。运营场地约100亩,四面环水而形成独立的运营管理空间。营地距长江口约3公里,是以低空飞行体验、乡村旅游度假为主的乡村振兴示范区。飞行营地建立完善的服务和管理系统,以低空飞行体验、乡村民宿餐饮、户外露营烧烤等业态为主,已成为团建婚庆、休闲度假、科普研学等活动胜地。

  低空+观光,驱动流量。

  天目湖山水依存、湖岛静雅,周边历史文化遗址较多,是长三角知名的观光胜地:伍员山、太白楼、“天下第一石拱坝”等,都是空中游览的明星线路。已形成高频的文旅话题爆点,是具有稀缺性、话题性、独特性的旅游项目。天目湖飞行观光基地发挥溧阳涵田度假村的区位优势,打造青少年航空科普体验基地,得到政府和学校的一致好评。通过组织学校飞行夏令营,开展诸如航模和无人机组装课程、热气球空中田园观光、航空运动竞技等活动,使基地成为青少年喜欢向住的户外研学基地。

  低空+应急,高效安全。

  上海徐汇应急基地,是我国首家企业与政府共同发起的通航应急演练和救援志愿服务机构,也是华东地区首家航空旅游线路常态化运营单位。基地得到空军和上海市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等大力支持。基地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应急救援演练培训、险情空中视查、紧急空中救援、通航飞行器驾驶培训、直升机农药喷洒等业务。

  “我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是农林植保、气象探测、医疗救护,还是个人消费、空中游览、快递物流,越来越多新场景、新业态加速落地。数据显示,近3年我国传统通航飞行时长年均增速超12%。截至2023年底,国内注册无人机数量达126.7万架。据测算,去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2万亿元。

  低空经济为何能“展翅高飞”?受访专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长期积累的创新能力、产业基础。

  以低空飞行基地带动7大特色产业振兴乡村,带动房车营地、星空露营、养生度假等产业发展,彻底打破交通限制。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政策的长期支持密不可分。以湖南省为例,2020年,湖南成为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此后又围绕产业发展、市场培育、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出10多项政策。改革试点至今,全省注册通用航空器数量、经营性通航运营企业和通航飞行时长分别增至试点前的1.12倍、1.68倍、3.32倍,低空经济驶上“快车道”。

  “民航局已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批复多个领域通航改革试点,覆盖80%以上省份,发布无人驾驶航空领域规范性文件10多项,营造了科学有效的制度环境。”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是2015年的2.5倍;运营无人机的企业达1.9万家,新业态蓬勃发展。

  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在国际上尚无成熟经验可循。着眼未来,各地各部门需在探索中创新,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先进的飞行器。当前,我国在垂直起降航空器基础研究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还存在短板,新的应用场景也倒逼低空装备探索更多新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培育低空经济领域高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强基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截至去年底,我国通用机场达449个。但通用机场数量仍然不足,低空航管系统等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健全。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同时加快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低空用户通过“一个网络”实现计划提交、受理、审批、运行等服务。

  为适应新型航空器快速增长的需要,覃睿建议,加快建立无人机起降点等标准规范和设施建设,健全包括飞行服务站、通信协议等在内的低空运行支持系统。

  优环境,盘活低空空域资源。

  低空经济量大面广,突破了传统航空业的管理和技术边界。“我们将在航空器适航审定、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市场准入管理、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强研究和谋划。”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循序渐进、积极审慎、稳中求进”的原则,把握低空经济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提升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原标题:推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编辑:苏伟
责任编辑:卫嘉、白宇
网页编辑:苏伟

媒体垂询

E-mail:ZNJ@chinaech.com